全马多少公里(亲身跑全马是怎样一种体验)

  我第一次跑全马,在2017年的深马,其他时间,都是半马为主,初次跑没有什么经验,关键月跑量不够,大概150公里左右,平常最长距离不过是半马,以及舟车劳顿的艰辛,陌生环境,辗转反侧,没有休息

  起跑的时候,人也比较兴奋,跟着大部队往前领,前5公里因速度偏快,导致乳酸堆积而酸爽,10公里之后,身体慢慢跑开,即便微微提速,也不觉得吃力,但是过了半马之后,人的体力明显下降,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补给,因为半马补水就够了!无需能量胶、盐丸之类;可是到了全马,不及时补充能量,注定够呛!

  体内电解质一旦失衡,不仅跑不动,到了天气偏热的季节,会晕倒了!尤其后半程,你的节奏平稳,心率适中,但是跑起来乏力、头晕,这个时候,就要清晰地意识到补充电解质饮料,或者盐丸,必要的时候,要降温消暑。

  补给的原则,提前补,适量补,像我们初次比赛,基本上渴了、饿了,才会去补给,但是水渗透到肌肉层,需要过程,不是你立马补给,立马见效。正常的情况下,补给要看个人消耗,偏大的话,每站补少量补给,15公里、25公里、35公里补根能量胶,30公里补颗盐丸,也可以用电解质饮料替代(有颜色、有味道的饮料),不补给注定是不靠谱的。

  长距离拉得不够,或者月跑量不够,或者速度过快,或者补给不到位,或者休息不够……到了30公里以后,就要还债了!轻则掉速严重还能慢摇,重则“崩”只能走马观花。我第一次跑全马,到了30公里,腿部不听使唤,有点抽筋,赶紧刹车,停靠在路边,先自己拉伸一阵,不顶用,整条腿硬邦邦的,灌了铅一样,果断找医护,帮忙缓解,短暂的休整,喘了口气,很受用,于是又一个人慢慢摇。崩了!首先是身体的疲劳,其次是身心的折磨,总感觉自己在花钱受罪,如此自怨自艾!不管怎样,还得咬牙坚持,不能放弃,深呼吸,放松,接着放松……边跑边走的节奏,看见补给点,以此吃吃喝喝,寻找慰籍,志愿者也很热情,嘱咐我们悠着点儿,慢点跑,多补充能量,有劲儿,再起跑……但我骨子里很要强,能跑绝不走的那种,慢摇也要熬到终点,不然对不住热情似火的观众呢!跑跑停停累,速度再慢,也要维持好节奏,放弃不难,但坚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

  第一次跑完全马,结果无关紧要,享受过程,痛并快乐着就好。脱下鞋子,脚掌心一个大血泡,走起路来,一瘸一拐,有点残,不消说,头次参赛,有点惨不忍睹了!但很奇怪,跑完还想跑,觉得第一次啃下全马,特别“回味无穷”,颇有成就感,正如队友所言:越虐越爱,跑马是真爱!即便躺在沙发上,足足歇了一周,满脑子都在考虑,下一场,在哪里?……将所有的疲劳与疼痛抛诸脑后,那时候对于跑马,是盲目的,是狂热,现在,回过头来再看,那只是一种经历,每一块奖牌代表着一段旅程,让人感到充实而快乐,并不是成绩多么好,而是面对困境,诸如抽筋、岔气、呕吐……的时候,没有放弃,依然在坚持,让自己平安抵达终点,并开心回家。我觉得跑马就这样,简简单单,快快乐乐,不要对结果对魔怔,享受沿途的风景,足矣!

  1、半马跟全马完全是两码事,绝不是2个半马=一个全马,30公里以后,崩在路上的一大波,所以要心怀敬畏之心,理性参赛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生活随想分享 » 全马多少公里(亲身跑全马是怎样一种体验)

生活随想分享生活随想分享